#農聞分享 農藥=毒藥?劑量決定風險!
▌有人喝水中毒,所以水有毒?
▌噴灑農藥中毒,所以農藥有毒?
▌萊劑比安非啊他命還要毒?
😎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 ||| 姜至剛
✍🏻精華版 毒理學小科普影片✍🏻
▩▩▩▩不想聽聲音的這裡看文字▩▩▩
▌毒理學之父在1500年代就告訴我們『所有物質都是讀物,沒有一種不是毒物,只要劑量正確,就可以把毒物變仙丹。』我舉個例子說明:沒是多喝水,多喝水沒事。但是這個孩子2005年因為喝水中毒過世,因為她一次喝了5加侖(將近20公升)的水。
▌我們傳統裡面最毒的就是砒霜,砒霜過去被認為是毒藥,現在他已經入藥了。所以風險分析裡面的【風險】,來自於毒物的毒性和暴露量。
=====【萬物皆有毒,劑量決定毒性】====
▌剛才講的水、砒霜,他有兩個角色,讓我們重新對劑量有概念。身為一個毒理學老師,上禮拜學生問我:「比搖頭丸還毒,醫再驚語:萊劑毒性是250倍{畫面顯示}。老師看到這個,到底是怎麼回事啊?」
-------------以下開始毒理科普時間-------------------
▌ 這篇是在2017年的一個文獻回顧裡面,它的原始論文在2014年,這篇回顧的文章,把他(萊劑)列成0.016 μM,這個濃度跟安非他命比起來0.016跟2.5差了很多倍,所以說講250倍。其實從原始的論文裡我們可以看到,所謂的50%effecticve concentration,EC50是16μM。(不是報導所說的0.016μM)。
所以應該是在論文回顧的過程中誤植了,舉個例子,果蠅裡面用10ppb的食物(做試驗)。我很好奇,果蠅怎麼做(萊劑)的實驗,因為泡的媒介裡加了10bbp的東西,所以他每一口飯,每次吃的東西都是10ppb。
▌我們的國人、國民、孩子,我們所有人都不是吃這樣子。我們還有喝很多水,還有吃其他的營養素,肉類蛋白質也不是全部。所以講到劑量,『(萊劑)產生泌尿道結晶』,到底是怎麼回事,很難想像他會出現。
接下來(回應蘇醫師)提到飼養(豬)環境裡有看到(萊劑),但台灣沒有這樣飼養的環境,怎麼會用我們廚餘裡面的含量來討論這個(空氣中有萊劑)的事情,我想那個有很大的誤導。
▌我們不希望讓大家因為食品安全而產生健康上的恐慌,健康有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,我想蘇醫師對心理健康的部分照顧很多,應該更瞭解。我們讓民眾暴露的點在哪裡,他(民眾)更了解暴露的風險在哪裡,心情上面至少不會有持續不斷的壓力。所以再講一次!
【我們所有的風險,來自物質的毒性與暴露量】
再講一次【暴露量】
【量 量 量 】,很重要講三次。
影片來源: Fuu Sheu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06553241876/videos/2882395808655499
農業洞察怎麼看萊豬開放議題:
【時空背景變了什麼?開放美豬對臺衝擊小的原因】
https://is.gd/RljOeP